加拿大移民政策的风向再次发生微妙而重要的变化。7月16日,加拿大移民局(IRCC)发布公告,拟对“国际流动计划”(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 简称IMP)中的部分工作签证类别引入语言成绩要求。这一修订预计将在2025年春夏季进入草案公示阶段,并展开为期30天的公众意见征集程序。换言之,最快年底,这项新规就有可能正式实施。
此举不仅表明加拿大政府对临时工签体系的管理趋于严格,也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语言能力将成为未来各类签证审核中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尤其是当前无需语言要求的配偶开放式工作签证(SOWP),很可能也将被纳入语言门槛的适用范围,引发广泛关注。
一、现行配偶工签申请条件简述
在现有政策框架下,SOWP 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类申请人:
1、学签持有者的配偶
主申请人需就读16个月及以上的硕士、博士课程,或其他加拿大官方认定的特定专业;
2、工签持有者的配偶
主申请人需持有有效期不少于16个月的工签,并从事TEER 0/1、TEER 2/3 等紧缺职业类别的工作岗位。
按照这一标准,配偶一方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无需语言成绩,直接申请开放工签进入加拿大。然而,一旦此次政策修订落地,语言能力将成为新的入门门槛。未来申请人可能需提交 IELTS、CELPIP 或 PTE 等考试成绩,达到最低语言标准才能获签。
这并非突如其来的变化。事实上,自2023年11月毕业工签政策改革起,加拿大移民局已逐步将语言能力纳入开放工签体系的核心要求中,如今针对配偶类别的延伸,可谓水到渠成。

二、为何加拿大要增加语言门槛?
移民政策的每一次调整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战略逻辑。此次拟设语言门槛的主要原因包括:
1、提升外籍劳工的市场适应力
具备基础语言能力的申请人,更容易融入当地职场环境,减少就业摩擦;
2、鼓励临时劳工转永居路径的稳定性
具备语言基础的人群,在申请省提名、EE类别等永久居留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3、增强签证审核的透明度与一致性
统一语言评估标准,有助于移民系统的制度规范化与公平性。
简而言之,加拿大正在强化临时移民政策与长期经济规划之间的衔接机制,从“能来”向“能留下”转型,语言能力则成为这个过程中的核心变量之一。
三、语言关卡下的应对建议
政策尚未正式生效,但对于有明确加拿大移民规划的人来说,现在就是准备语言的最佳窗口期。以下是针对不同申请身份的实用建议:
1、配偶开放工签申请人
建议尽早准备语言成绩,目标为CLB 4(相当于雅思G类4.5分);
2、省提名工签申请人
多数省提名项目要求语言达到CLB 5(雅思G类5分);
3、桥梁工签申请人
亦应以CLB 4作为基本标准,预留时间备考。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语言考试不仅关乎配偶能否顺利入境,更关系到未来是否有机会转为永久居民。如果在政策正式落地之后才开始准备语言,很可能因时间紧迫、成绩未达标而错失移民良机。
过去几年,加拿大因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大幅放宽移民政策,推动了临时移民数量激增。然而,人口与资源的不均衡正在逼迫政策回调。此次对工签系统加设语言门槛,正是整个移民格局趋于规范化、精准化的体现。
语言只是开始。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与职业类别、雇主合规性、定居能力评估相关的收紧措施。对于有意移民加拿大的人而言,“早规划、早准备”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应对政策波动的必要策略。
« 上一篇 加拿大将正式实施关于配偶工签的新政策!2025-01-16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