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正式实施以来,加拿大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简称EE)一直被视为最具效率和透明度的经济类移民通道。然而,2025年,加拿大移民局(IRCC)对该系统实施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调整——暂停全类别抽签,全面转向精准化的定向邀请模式。这不仅标志着移民政策理念的转型,更深刻影响了申请人的战略布局。

一、快速通道系统(EE)基础架构解析
Express Entry系统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管理三大经济类移民项目的核心平台,分别为:
1、联邦技术工人计划(FSWP):面向具备海外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
2、加拿大经验类(CEC):适用于在加拿大本地拥有工作经验的申请人;
3、联邦技工项目(FSTP):聚焦蓝领技术工种从业人员。
该系统通过综合排名系统(CRS)对申请人进行量化打分,依据年龄、教育背景、语言能力及工作经验等核心指标发放移民邀请(Invitation to Apply,简称ITA)。
二、2025年快速通道抽签机制的实质性变化
截至2025年5月7日,加拿大EE系统已连续多月未进行任何“全类别抽签”,而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进行“定向邀请”:
1、省提名(PNP)抽签
凡获得省提名的申请人,其CRS自动加分600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
2、职业导向抽签
优先邀请从事医疗、技工、教育等紧缺职业的申请人。
3、法语人才抽签
明显向法语申请人倾斜,部分抽签最低分甚至低至379分,显著降低入池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过去频繁抽签的CEC类别,也自2024年2月5日后进入停滞,凸显政策倾向的转变。
三、为何加拿大“放弃”全项目抽签?
本次政策变更的根本原因,并非技术性调整,而是移民战略方向的全面重构,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量:
1、总体移民配额调降
2025年,加拿大设定的永久居民目标为39.5万人,较2024年的48.5万人大幅下降,这是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移民配额缩减,释放出明确的政策收紧信号。
2、强调劳动力市场精准匹配
与传统“高分择优”模式相比,加拿大政府更青睐那些能快速填补本地劳动力缺口、适应当地生活的移民。例如医疗保健、幼教、STEM和蓝领技工等专业领域正成为政策重点倾斜对象。
3、公共资源承压亟需缓解
移民人口增长迅猛,加剧了住房紧张、医疗排队和基础设施负荷等社会压力。为应对这些挑战,IRCC必须采取更为精准和可控的移民引入机制。
四、2025年申请人应对之道
在“全类别抽签暂停”背景下,申请人若想脱颖而出,需有更具策略性的规划:
1、优先争取省提名(PNP)
不同省份有各自行业偏好,如安省更青睐科技与金融人才,阿省则偏好年轻、潜力高的申请人;
2、提升法语语言能力
法语通道频率高、门槛低,是许多申请人的“隐藏路径”;
3、获取本地工作经验
通过毕业工签、雇主担保等途径积累一年加拿大工作经验,有利于CEC通道再度开放时快速获邀;
4、聚焦高需求职业
重点布局医疗、教育、蓝领工种与STEM行业,将成为未来数年移民的“黄金赛道”。
五、全类别抽签是否还有回归的可能?
尽管IRCC并未正式关闭“全类别抽签”大门,但从当前政策趋势和配额压力来看,短期内重启的可能性较低。可以预见,未来的快速通道将逐步常态化“定向邀请”,强化与经济发展战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协同作用。
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高分即获邀”逻辑已被打破。申请人需要从“竞争分数”思维,转向“精准匹配”策略——不仅要分高,更要“对路”。
2025年,加拿大快速通道进入“按需选才”的全新阶段。这场制度转型虽压缩了一部分申请人的通道,但也为真正契合本地市场需求的申请者开启了通向永久居民的快捷通道。
对于有意向移民加拿大的群体而言,不再单纯依赖高学历或语言成绩,而应通过精确定位职业方向、主动获取省提名和语言优势的塑造,完成从“被动申请”到“主动布局”的角色转变。唯有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方能在新一轮政策周期中把握先机,赢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