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与劳动力结构转型加速,外籍居民在日本的角色日益凸显。然而,为应对非法滞留问题以及制度滞后引发的管理难题,日本正迈入一个更加全面、审慎的外国人管理时代。特别是在2025年6月之后,一系列新政频频出台,不仅涉及入境管理、学校资质审查,也延伸至土地交易、商业经营等领域,标志着日本对在日外国人“全方位、全链条”管理体系的正式启动。
一、政策演进,从“违法清零”到“全链监管”
2025年6月6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向首相提交《违法外国人清零》政策建议书,提出构建一个“全方位管理外国人”的新国策。该建议不仅聚焦非法滞留人口的清理问题,还包含了对外国人驾驶证转换、土地购买等关键制度的审查与改革建议,反映出日本政府对外国人在境内活动的全景式关照。
紧接着,6月17日,日本法务省宣布将“非法滞留清理计划”纳入当年参议院选举的政策公约。这一举措意味着相关执法行动将不仅是政策口号,而是具有立法支持与实施落地的具体计划。
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日本政府拟对语言学校及部分大学实施更为严格的资质审查,若机构被认定为“不良校”——即留学生非法滞留率较高——其在读学生的签证续签将受到实质性限制。这一政策或将深刻影响中国等国家赴日留学生的选择与路径规划。

二、三类高风险行为需重点防范
针对日本政策收紧趋势,相关政策呼吁在日中国公民及计划赴日人员充分理解法律边界,避免因信息滞后或操作失误导致居留、再入境资格受损。
1、明确居留资格种类与许可活动范围
日本现行制度下,外国人可以申请超过20类居留资格,每种签证所对应的活动范围都有明确界定。例如,“留学”签证持有人如需从事打工活动,必须提前向入管局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否则即被视为违法就业行为。
2、健全医保体系意识,规避“黑名单”风险
根据《国民健康保险法》规定,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无论是否为长期签证持有者,均应依法加入国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的高昂已成为众多留学生和新移民的共同痛点,一旦因经济压力而拖欠保费,可能直接影响其居留资格更新,甚至成为拒绝再入境的理由。
近年来,已有多名旅日人员因拖欠医疗费用,被限制再入境。因此,建议来日前先在国内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以备不时之需,抵达日本后再按规定加入国保体系。
3、规范商业行为,防范经营性签证风险
随着投资签证、经营管理签证等路径逐渐被国人接受,越来越多企业家和投资者选择在日开展业务。然而,日本税法、劳资法及经营报备制度非常严格,若涉及无实质经营、虚假注册、偷税漏税、骗领补助金等行为,将面临居留资格撤销,甚至被遣返回国并列入黑名单。
日本对外国人政策的收紧,不是一次短期的收紧风波,而是其移民政策体系向高标准、可持续方向调整的表现。对有志于赴日留学、生活、投资的中国公民而言,了解政策趋势,主动拥抱合规操作,将是迈入“新日本时代”的重要前提。与其依赖“灰色空间”,不如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才能在未来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