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移民版图中,加拿大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尤其是雇主担保移民(Employer-Sponsored Immigration),长期以来被视为众多申请人通往枫叶国的“黄金通道”。然而,过去两年间,这条道路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收紧与变革,令许多原本怀揣梦想的申请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规划。

1、政策收紧:雇主担保不再是普遍通道
2023年以来,加拿大移民政策调整的频率明显加快。旅转工签、留学生边境工签、旅转学签等多条过渡性路径相继被取消,直接切断了大量申请人“先工作、再移民”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各省政府陆续公布的新移民计划也大幅缩减了配额。例如部分省份的提名配额骤减一半以上,导致申请名额异常紧张。而对于境外申请人而言,情况更加严峻——多数省份干脆关闭大门,只有极少数项目还在接受申请。即便如此,这些项目也往往带有苛刻条件:要么只针对特定紧缺职业(如建筑工人、护理人员),要么对语言能力提出了较高门槛,例如育空地区要求申请人法语水平需达到B1。
对于许多原本符合条件的普通申请人来说,这些新要求无异于“关门谢客”。
2、LMIA的光环褪去
在加拿大移民体系中,LMIA(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曾被誉为通往永久居留权的一张“通行证”。过去,只要申请人能够获得LMIA,往往就意味着移民之路成功了一半。
但如今情况已截然不同。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例,移民局明确规定不再接受低薪LMIA,并将时薪门槛提高到63.26加元。这样的薪资水平对于大多数行业岗位而言几乎是无法企及的。
更为棘手的是,市场上存在大量“虚假挂靠”的操作。部分申请人不得不通过自付工资、补缴税款的方式维持名义上的雇佣关系。以现有标准计算,每年补税金额高达6至8万加元,两年下来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而即便如此,最终能否获得省提名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如今的LMIA早已不是“保险单”,更多时候它只是一块敲门砖,能不能顺利走到最后,还要看省提名打分、政策变化以及竞争态势。尤其是在BC和安省,PNP的分数线高得惊人,普通申请人几乎没有机会,即便优秀如研究生学历的专业人士,也常常在与印度、南美申请人的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
3、雇主担保的隐患与风险
除了政策与经济层面的挑战,雇主担保移民还潜藏着不少风险。假雇主问题就是最突出的隐患之一。
加拿大移民局的抽查数据显示,每年被认定为“假雇主”的比例超过8%。一旦申请人卷入其中,不仅面临移民申请直接作废的后果,更严重的是未来五年将被禁止入境加拿大。这样的记录往往还会在国际移民数据库中留痕,从而影响到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主流移民国家。换句话说,一次错误选择,可能断送整个家庭的海外规划。
此外,成本问题也不可忽视。当前市场上的雇主担保项目报价普遍在15万至18万加元之间,而加上数年间的税务成本,整体投入往往超过20万加元。这还不包括潜在的“隐性风险”:雇主中途反悔、临时加价,甚至拖欠工资。一些申请人即便付出了巨额成本,最终仍因雇主的不合作而功亏一篑。
从政策收紧到LMIA价值缩水,再到雇主担保陷阱的层出不穷,可以说,加拿大雇主担保移民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那条“捷径”。这并不意味着加拿大的大门完全关闭,而是提醒我们:选择移民路径时,必须更加谨慎和理性。
因此,申请人应当结合自身条件,综合考量语言、教育背景、职业匹配度以及资金承受能力。对于部分人而言,或许通过省提名技术移民、留学转移民等路径,才是更稳妥的选择。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提前规划资产配置,考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移民通道,未尝不是更好的出路。
« 上一篇 2025年加拿大移民机会解析,有三类人始终最受欢迎2025-04-29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