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起,日本入国管理局对“经营管理签证”(Business Manager Visa)正式实施新的更新规定。此次变更,尤其针对签证续签环节,新增“经营管理活动说明书”的强制提交要求,标志着日本政府对签证持有者经营活动的审查正式由“形式合规”转向“实质执行”。

一、新规核心:提交《经营管理活动说明书》
根据入管局新规,凡申请更新经营管理签证者,须提交一份书面报告,详实说明其在日本实际从事的经营与管理活动。这份“经营管理活动说明书”虽无统一模板,但需围绕企业运营的各个关键环节展开,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公司当前所从事的主营业务、日常运营流程;
2、合同签订、客户服务与收款记录;
3、员工招聘及工资发放情况;
4、办公场所的实际租赁信息及支付情况;
5、社长本人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角色与频率。
换言之,入管局希望通过这一说明书,判断申请人在持有签证期间,是否真实、持续且有效地参与公司运营。
二、重点关注“经营方向变化”的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若公司当前的经营内容与最初申请签证时提交的商业计划存在差异,例如原定从事进出口业务,现转型为餐饮业,或原本承诺雇佣员工,后期却变为独自运营,申请人必须在说明书中明确说明原因。否则,移民当局可能会怀疑企业存在“挂名经营”或“空壳公司”行为,进而影响签证更新结果。
三、政策收紧的背景:打击“形式化企业”与滥用签证行为
近年来,日本社会对“名义公司”与“签证套利”的关注不断上升。部分申请人通过设立名义上的公司,实则并未实际经营,仅以此作为获取在留资格的手段。对此,入管局此番改革的核心意图在于:
可以看出,官方已不再满足于查看公司注册资本或财务报表等“表面数据”,而是将审查重点转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实际动作”。
四、忽视新规的严重后果
对经营管理签证持有者而言,若在提交材料中被发现:
1、公司缺乏实质业务运营;
2、无清晰管理记录或业务流程不明;
3、存在虚构办公场所、员工信息或财务数据等问题;
将有极高风险导致签证更新被拒,甚至直接被取消在留资格,面临离境的强制处理。因此,新规不仅仅是一份新增材料的要求,更是一次对申请人合法性与诚信度的全面审视。
五、建议强化合规意识与资料管理能力
针对这次政策变化,建议经营管理签证持有者从以下几点着手:
1、资料平时就整理齐全,不要临时抱佛脚
2、合同、发票、工资单、租赁协议、会议纪要等,应建立档案制度并定期更新,确保可追溯性与完整性。
3、强化公司运营透明度与实操性
4、切忌走形式,尤其不要依赖虚构内容应对签证审查。真实开展经营,是唯一的长期保障。
5、明确社长职责,保持参与度记录
6、作为法人代表,应在日常管理、业务决策、财务安排等方面保留参与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日本的经营管理签证,从本质上说,既是一种“在留资格”,也是对企业主在日本实际运营能力的肯定。此次政策调整,正是入管局对该签证性质的再次强调——想要在日本长期生活与发展,必须以合规、真实的经营活动为基础。
对广大投资移民者而言,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未来签证政策将越来越强调“实质性经营”,曾经依赖“纸面公司”过关的灰色路径,已经逐步行不通了。只有将企业扎根于日本社会、建立真实可持续的商业生态,才能稳固在留基础,实现身份与事业的双重发展。
« 上一篇 日本启动“全方位管理外国人制度,移民合规进入严管时代2025-06-27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