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5改革与诚信法案》(Reform and Integrity Act, RIA)中最受关注的便是“祖父条款”(Grandfathering Clause)。该条款旨在保护于2026年9月30日之前提交 I-526 / I-526E 申请的投资人权益。根据该规定,即便在2027年之后,美国国会未能续签区域中心计划,符合条件且在截止日前递交申请的投资人,其案件仍将按照原有规则继续审理。反之,若超过期限才递交,则可能面临申请直接失效,或长期陷入政策与法律的不确定状态。
这一制度并非无的放矢。历史上,美国区域中心计划曾多次出现空档期。最典型的例子是 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EB-5项目一度停摆,美国移民局甚至公开声明“无法律授权”处理申请,造成大量投资人被迫等待,并引发诉讼风波。由此可见,提前锁定递交时间节点的重要性不容低估。

一、为何要“早于政策”行动
尽管距离截止日期尚有一年多,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越早递交申请,越能掌握主动权。主要原因包括:
1. 排期风险加速逼近
对于中国大陆出生的投资人,无论选择城市项目还是乡村项目,目前已存在隐性排期。业内预测,2025年极可能出现正式排期公告。在EB-5体系下,排期一旦形成,哪怕晚递交几天,也可能导致获批时间延后数年。
2. 优质项目资源稀缺
新政实施后,市场已出现部分项目“暴雷”案例。高质量、低风险的项目名额有限且竞争激烈。投资人不仅需要提前锁定合规且稳健的项目,更应同步准备材料,以便在项目开放时第一时间递交。
3. 不可控的操作风险
临近截止期,律师事务所和区域中心往往因申请量激增而超负荷运作,服务质量难免下降。同时,快递延误、移民局拒收等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影响申请递交的有效性。
二、EB-5远不止“有钱即可”
80万美元的投资门槛只是入场券,整个申请过程涉及严谨的法律与财务审查:
1、项目与区域中心选择
需考察运营资质、历史项目回款记录及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
2、律师团队配置
有经验的移民律师不仅能优化申请策略,还能提前识别潜在合规风险。
3、资金来源合法性
投资人需对每一笔资金的合法来源提供完整、可追溯的书面证明,以符合移民局的严格审查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这一阶段往往耗时较长,且涉及多轮文件补交与资金链解释。
三、抢占“无排期”窗口的战略意义
目前,EB-5新政下的三类签证预留项目——乡村项目、高失业率地区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仍处于“无排期”状态。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只是因为已递交案件尚未进入签证配额的最终分配阶段。按照现有数据,预计 1.5至2.5年内,三类项目均有可能出现 2至3年的排期。
当前,部分在美申请人会选择“双递交”策略,即同时递交 I-526E 与 I-485,以便同步申请 EAD工卡 和 AP回美纸(即Combo卡)。在等待绿卡期间,申请人可合法在美学习与工作,最长可达五年。
然而,一旦出现排期,I-485将无法获批,申请人可能被迫回国等待,这不仅会打乱家庭的长期规划,更可能影响子女的教育衔接。
近期,美国移民局计划实施表A锁龄政策。对于携带17岁以上子女的家庭来说,若在排期出现后再递交,将可能失去“锁定子女年龄”的机会,从而影响其作为附属申请人获得绿卡的资格。
EB-5投资移民并非简单的资金转移,更是一场与时间、政策和市场资源的多维博弈。2026年9月30日这一节点,既是法律意义上的保护屏障,也是投资人必须提前布局的“生死线”。对于有意向的家庭而言,及早启动材料准备、锁定优质项目、完成资金合规审查,并结合律师制定递交时间表,将是确保顺利获批、规避政策不确定性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