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近日公布了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的最新数据。自 2022 年底正式推出以来,该计划持续保持高热度,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累计申请量已达 13.5 万宗,获批近 10.9 万宗,通过率居高不下,迅速成长为香港吸纳全球高端人才的“主力军”。

一、数据亮点:内地人才贡献主力,创科成吸纳重点
从整体数据来看,“高才通”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内已取得显著成效:
1、申请与获批规模庞大
累计 13.5 万宗申请中,10.9 万宗获批,显示计划在审核环节保持高效率与较高通过率。
2、内地申请人占绝对多数
约 95% 申请者来自中国内地,充分体现出内地人才群体对香港经济发展与职业机遇的高度认可。
3、创科行业吸纳力度显著
逾 2.6 万名 获批人才计划在港从事创科相关工作,这与香港当前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
4、国际化趋势延续
来自加拿大、美国、澳洲等国家的海外申请人也占有一定比例,反映出香港在国际人才市场的持续吸引力。
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香港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的竞争力,也反映出其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对高端人力资本的迫切需求。
二、政策调整:收紧与优化并行
2025 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对“高才通”计划进行了多项政策微调,以兼顾引才广度与审核质量。主要变化包括:
1、合资格大学名单扩容
自 2025 年 1 月起,合资格大学数量由原有标准扩展至 199 所,其中新增中国科学院大学,使内地入选高校总数达到 23 所。这一调整扩大了优质生源范围,进一步便利内地顶尖学子申请。
2、申请与续签费用上调
自 2025 年 2 月起,首次申请及续签均需缴纳申请费,签证费同步上涨。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计划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体现政府在管理成本与公共资源分配上的考量。
3、A类申请人持股要求收紧
自 2025 年 5 月起,A 类申请人若以公司收入作为申报依据,必须在整个评税年度持续持有该公司股份。临时转股或新成立公司以满足申请条件的做法将不再被接受,审核更加注重真实性与稳定性,防止“短期包装”现象。
这一系列调整既提高了准入门槛,也进一步优化了计划的甄选机制,确保引入的人才具备长期贡献潜力。
三、申请条件全解:三大类别精准覆盖不同人群
“高才通”计划按照申请人背景与条件,分为三大类别,分别面向不同类型的高端人才:
1、A 类——高薪人才
条件: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到 250 万港币(约 240 万人民币),收入可包括薪金、津贴、公司利润等,但不含投资收益。
适用人群: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高收入专业人士等。
名额限制:无上限。
2、B 类——全球百强大学毕业 + 工作经验
条件: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且在过去五年内拥有至少三年工作经验。
适用人群:毕业超过五年的职场精英。
名额限制:无上限。
3、C 类——全球百强大学毕业 + 应届/短期经验
条件: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且工作经验不足三年(包括应届毕业生)。
适用人群:毕业不超过五年的年轻高学历人才。
名额限制:每年 1 万个名额,需尽早申请以抢占配额。
这种分层设计既保障了香港在高端人力引进上的针对性,也确保不同阶段的优秀人才都有进入香港发展的机会。
从数据走势与政策调整来看,“高才通”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阶段。短期内,随着合资格大学扩容与国际知名度提升,申请量预计仍将保持高位。然而,审核趋严与费用上调将使未来的申请竞争更集中在真正符合长期发展需求的人才上。
对内地申请者而言,香港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以及在国际金融、创科产业的战略布局,依旧具有强大吸引力。对于有意申请的人士,尽早规划、精准匹配类别、提前准备财务与资历证明,将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 上一篇 盘点香港移民的陷阱以及那些不可忽视的隐性成本2025-08-20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