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推出以来,香港吸引了大量具备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本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首批持证人逐步迈入签证到期节点,续签问题随之成为关注焦点。在最新一轮立法会讨论中,“两址两单”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并逐渐演化为入境事务处评估续签申请时的重要审核依据。本文将就“两址两单”的内涵、在不同续签模式下的适用性,以及续签期限判定的参考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助力申请人把握续签脉络,科学规划未来路径。

一、何为“两址两单”?——身份绑定与经济轨迹的双重印证
“两址两单”是指高才通申请人需提供两类地址证明与两类税务申报文件,分别从生活居住与经济活动两大维度,佐证其与香港社会的真实联系。
1、 “两址”——生活与商业的空间印记
1)个人住址证明
显示申请人在香港有实际居所,是评估其是否具备“通常居住”条件的核心依据。常见材料包括正式租赁合同、水电煤账单、物业管理通知等。地址信息需与申请人身份严格对应,并反映出稳定居住行为。
2)公司地址证明
适用于以创业或自雇身份申请续签者。必须提供公司注册文件、商业登记证及办公场地租赁合同等,证明企业具备实体经营基础,避免“空壳公司”或虚拟地址应付形式审查。
2、 “两单”——经济贡献与税务合规的体现
1)薪俸税税单
反映受雇人士的工作收入与纳税记录,是判断其经济活跃度和雇佣关系真实性的重要凭证。税单应展示连续性、稳定性与合理收入水平。
2)利得税税单
适用于创办企业的申请人。此类税单反映公司在港经营状况,包括年度盈利、税负水平与业务持续性,作为入境处评估申请人对香港经济贡献的重要依据。
二、不同续签模式下的“两址两单”应用情境
1、受雇模式续签:以就业为核心的稳定性判断
持高才通签证并通过在港受聘续签的申请人,需提供完整的雇佣合同、住址证明及薪俸税税单。租赁合同和税务文件不仅证明其实际生活状态,更构成对合法纳税义务的履行展示。如收入过低、强积金断缴或住址不明,均可能被认为缺乏在港稳定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影响续签结果。
2、创业模式续签:以运营能力作为考察核心
创业者的续签材料中,“两址两单”缺一不可。办公场地的实体性和业务开展的连续性,是入境事务处判断企业合法性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维度。同时,利得税申报数据将直观反映公司是否有持续营业行为与经济回报。如公司无盈利、频繁亏损或税单显示为“零申报”,则需提供合理解释或其他补充材料,否则极可能面临续签受阻风险。
此外,若创业者本人从公司领取工资,也需按受雇人士逻辑提供薪俸税记录,用以强化“自雇”逻辑下的生活与经济双重关联。
三、续签年限预判:从“初步融入”迈向“深度扎根”
续签年限的长短,实质上是香港入境事务处评估申请人与本地社会连接程度的量化体现:
1、获批1年或2年:观察期模式
此类续签通常适用于新近落户者或企业初创阶段。常见情形包括:
2、获批3年:稳步扎根的信号
如申请人已具备以下特征,通常可获批3年续签期:
1)连续全职受雇满一年以上,强积金缴纳连续、税单记录良好。
2)拥有稳定居住地,年均居港时间超8个月以上。
3)家庭成员随行定居,如配偶为受养人、子女就读香港学校,形成家庭型落地结构。
4)社会融入迹象明显,如有本地银行账户、医疗保险记录、社群参与等。
3、获批6年:顶尖人才通道的明确回馈
根据政策规定,若高才通人士上一纳税年度薪俸税应评税收入达到200万港币或以上,可直接申请6年续签。这不仅是对其高度经济贡献的认可,也代表香港特区对优质人才长期留港的制度鼓励。
在高才通续签流程中,“两址两单”已成为评估申请人是否“实质落地”与“持续贡献”的制度化工具。无论是职场精英还是创业人士,唯有通过真实生活痕迹与规范纳税行为,才能向香港社会传递出“我在此地生活、我为此地努力”的信号。建议持证人提早准备、持续记录,以数据和事实为自己在香港的长远发展铺设稳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