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的移民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安全背景调查到难民申请,再到临时外劳项目,几乎所有环节都出现了严重积压与资源透支。这不仅影响了申请人的等待周期,也在社会层面引发广泛的政治与民生争议。对于已经在途中的申请人或准备申请的人群而言,理解当前形势并做好应对准备,显得尤为关键。
一、安调积压:53.8万份申请“卡壳”,等待周期拉长至一年以上
在移民申请流程中,安全背景调查(Security Screening) 是核心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审查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是否涉及恐怖主义、极端组织、间谍活动等潜在安全风险。
然而,2024年,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收到来自移民局(IRCC)和边境局(CBSA)的安调请求数量已达 53.8万份,较往年平均的30万份激增近八成。随着全球安全局势趋紧,安调审查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申请人的家人信息、历史旅行轨迹以及所在国家的背景风险。
过去仅需数月完成的流程,如今往往被拖延至 12个月甚至更久。不少永久居民(PR)申请人反映,其档案在BC省与安省已停滞超过一年,无处查询进度,也无法提出申诉。对许多人而言,这样的“无限等待”几乎等同于进入黑洞。部分移民律师甚至建议:若等待过久,可以考虑撤案重新申请,以规避流程僵局。

二、难民申请:29.1万份积压,社会资源承载力被透支
另一大压力点来自难民申请。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年中,加拿大境内等待处理的难民申请量已高达 29.1万份。相比2015年仅1万份的水平,短短十年暴增了28倍,仅过去一年,积压量就增长了25%。
虽然政府曾承诺控制移民总量,但现实却与政策目标背道而驰。难民群体的大量涌入,使本已紧张的住房、医疗与教育资源雪上加霜。财政负担急剧攀升,公共服务质量面临挑战。
在政治层面,这一现象同样引发激烈争论。保守党领袖直言,移民与难民政策的失衡,是导致“住房难、看病难、青年失业”的关键原因。而自由党政府则坚持认为,应在开放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由此可见,移民问题已成为加拿大政坛最具争议的议题之一。
三、外劳项目:配额严重超标,青年就业率跌至近三十年低点
除了安调与难民,临时外国劳工(TFW)与国际流动计划(IMP)也出现了“超额运行”。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TFW项目已引入 10.5万人,而全年上限仅为8.2万,直接超出2.3万名。与此同时,IMP项目在半年间新增 30.2万人,同样突破全年配额1.7万。
在另一边,加拿大本地青年却面临就业困境。失业率上升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而低成本外劳的大量引入,被普遍认为是直接挤压了本地就业机会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加拿大在上半年已接收 20万永久居民(其中印度籍移民近6万),形成了“临时+永久移民双重超标”的格局,对社会承载力构成严峻考验。
四、申请人如何应对?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申请人应意识到流程延误与政策波动已成常态。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材料准备要充分且一致
确保个人信息、家庭成员资料与旅行记录前后一致,避免因细节不符而触发额外的调查或延误。
2、善用专业资源
如果申请长时间停滞不前,可以考虑委托有经验的移民律师介入,帮助识别潜在风险并提出解决路径。
3、紧跟政策动向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受政治环境高度影响。随着保守党与自由党在移民议题上的持续博弈,未来数年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极大。申请人需要持续关注最新动态,并将时间成本与风险纳入整体规划。
从安调积压到难民激增,再到外劳超标,加拿大的移民体系正在经历“全环节超载”。这既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申请人耐心与应变能力的挑战。
对于希望移民加拿大的人来说,理解系统现状、提前谋划对策,才是避免陷入被动的关键。在政策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下,唯有保持理性与前瞻,才能在这场漫长的移民旅程中,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