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EB-5投资移民政策频繁调整,而其中尤为引发广泛关注的,莫过于投资维持期限的界定问题。自2023年10月起,美国移民局(USCIS)发布新政,明确EB-5项目的投资款必须“在创造足够就业岗位”的前提下,在风险中持续维持至少两年。该规定不仅对新投资人产生直接影响,也在法律程序与政策执行之间引发了行业重大争议。
当前,这一政策已成为法律诉讼的焦点。代表美国EB-5行业利益的协会IIUSA(Invest in the USA)于2024年正式提起诉讼,指控移民局在颁布“两年维持期”政策时,未依法履行公开征求意见的法定程序。2025年7月14日,美国联邦法院再次敦促移民局加快改革进程,要求其在7月18日前提交最新的联合状态报告,通报预定于2025年11月发布的新法规草案的准备进度。

一、政策走向的两种可能路径
对于该项政策的最终走向,目前有两种可能的决策方式:
其一:移民局制定正式法规
美国移民局已表态,将通过联邦法规制定程序(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 简称NPRM)推进相关立法,正式界定“投资维持期”的法律标准。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起草法规草案(预计于2025年11月发布);
2、公布草案并开放公众评论期,通常为60天;
3、整合反馈并修订草案;
4、最终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规则。
如果该程序顺利推进,预计将取代2023年10月出台的临时政策,从而建立一套明确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体系,提升投资人信心和行业稳定性。
其二:由法院介入并作出裁决
若移民局迟迟未履行法规制定职责,法院可能主动介入。根据目前的诉讼进展,法院有权:
1、判定2023年10月的内部政策不具有法律效力;
2、要求移民局必须重新按照联邦行政程序法(APA)走完完整流程;
3、或者在新法规出台前,暂时恢复以往“投资五年维持期”的旧有政策。
从法官目前的态度来看,法院仍希望给予移民局时间处理该事务;但若行政机关延误时间过长,司法机关极有可能出手干预,推动制度回归正轨。
二、IIUSA诉讼进展回顾:行业与官方的博弈
从2023年至今,该案的推进可以分为几个关键节点:
1、政策发布(2023年10月)
USCIS出台新政策,规定EB-5投资款须在风险状态下维持至少两年,起算时间从资金实际投入日开始,与原来条件绿卡的时间脱钩。
2、正式起诉(2024年3月)
IIUSA代表行业利益提起诉讼,认为移民局未履行《行政程序法》规定的立法程序,政策既缺乏公众参与,也未提供合理解释。
3、法院介入(2025年1月)
法院召开首次听证会,法官对移民局政策合法性表示质疑,并要求双方协商,于2月27日前提交第一份联合状态报告(JSR)。
4、协商阶段(2025年2月-3月)
双方多次提交联合状态报告。IIUSA主张按政策发布时间区分新旧申请人待遇,而移民局则请求更多时间,表示将于11月前推进法规制定流程。双方未能达成共识。
5、再次审理前夕(2025年7月)
法院再次敦促移民局在7月18日前提交更新报告,以确认法规草案的制定进度,为是否继续诉讼提供依据。
三、什么是EB-5“投资维持期”?为何如此关键?
根据《美国移民与国籍法》(INA)及移民局历年来的解释,EB-5投资人需:
但“投资维持期”具体如何界定,长期以来存在政策与实践的灰色地带。旧政策多数与条件绿卡的两年时限挂钩;新政策则强调从投资资金“真正投入”开始计算。更复杂的是,EB-5的绿卡申请周期存在不确定性,I-829永久绿卡的审批时间可能远超两年。由此,何时可以合法撤资,成为投资人面临的关键决策问题。
移民政策的本质,是平衡国家利益与个人计划之间的博弈。在当前全球资本与人口流动加剧的背景下,EB-5政策作为美国吸引高净值群体的重要工具,其清晰性与合法性尤显关键。无论是通过立法机关正式确立“投资维持期”,还是法院介入纠正程序瑕疵,最终目标都是建立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确保投资人与移民局之间的信任桥梁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