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投资移民政策普遍收紧,日本也正式迈入“提高门槛、强化审查”的时代。2025年8月4日,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已进入政策修订的最终阶段,拟对经营管理签证(Business Manager Visa)实施大幅改革,将最低注册资本由现行的500万日元大幅提升至3000万日元以上,涨幅达六倍,预计最早将于年内落地。这一改革不仅意味着资金要求剧增,更体现出日本政府在移民监管趋严、打击“空壳公司型签证滥用”的政策取向。对于意图通过设立公司移民日本的申请人而言,未来将面临更高的资金投入、更严格的审查流程与持续运营责任。

一、核心调整:从“资金投入”到“经营实质”的全面升级
本次制度修订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均围绕真实经营与长期合规展开:
1. 引入“实际经营活动说明文书”
申请人需提交详尽的说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过去一年的公司经营情况;
与初始商业计划的对比分析及调整原因;
客户合同、发票、银行流水、交易记录等辅助佐证材料。
这意味着“设立公司即获签证”的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对经营真实性与商业逻辑的实质审查。
2. 强化财务与续签审核机制
续签申请将要求企业提交最新完整的决算报告书,并附上法人税缴纳记录。如企业存在亏损,还需额外递交经营改善计划书,明确后续发展方向与盈利路径。
3. 明确“雇佣员工”与办公场所要求
为遏制“一人公司”泛滥,续签时需提供:
租赁合同证明公司拥有固定办公场所;
至少雇佣一名全职员工,且须提交其工资支付台账及社保缴纳记录,以体现雇佣的真实性与持续性。
二、政策背景:签证持有人激增引发制度反思
经营管理签证,因其对学历、语言、年龄无硬性要求,近年来成为中国申请人移民日本的热门路径。数据显示:
1、2014年底,持该签证在日居住的外国人为1.8万人;
2、到2024年底,该数字已增长至4.16万人,10年内增长2.3倍;
3、其中近一半为中国籍人士,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群体之一。
过快的增速引发了日本社会的警觉,部分媒体与舆论将其称为“贱卖签证”的代表性制度,质疑其被“移民目的型投资”所滥用。
三、日本舆论反响:支持更高门槛与更严监管
面对本轮改革,尽管日本官方尚未正式公布最终细则,但民间讨论热度颇高,多数观点甚至认为3000万日元的门槛仍“过于宽松”。高赞评论中不乏如下观点:
1、“与其他国家类似签证制度相比,3000万日元太低,至少应设为1亿日元。”
2、“不能只要求雇佣1人,建议上调为2名以上全职员工,并对申请人进行当面面试。”
3、“不只新申请要加强审核,已有签证人也应补充提高注册资本与雇佣要求。”
不少网民更直指问题本质在于部分申请人“以公司名义进入日本,实质并无任何经营行为”,对此日本政府有必要展开彻查。
四、行业趋势判断:低门槛时代终结,未来重在“真经营”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的本质,是以企业为载体实现技术与资本引入,并非单纯为移民而设。过去数年,政策相对宽松使其演变为某些地区短期移居日本的“快捷通道”,引发了外部质疑与内部监管压力。
此次制度上调注册资本、引入财务与雇佣硬性要求、强调真实商业运营,释放出明确信号:未来的申请人不仅要“有钱”,更要“真干”。移民目的与商业逻辑将被严格区分,投机者将逐步被清退,真正具备经营实力与在日长期发展意愿的企业家将获得优先通道。
移民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交换——以个人能力、资本或资源为杠杆,获得另一国的居留权与生活机会。日本的这轮改革,实则是对这种交换模式的重新定价与准入门槛的理性调整。对真正有意愿在日本发展事业的投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次筛选机制的优化。但对寄望“低成本移民”的申请者而言,时代已经变了。
« 上一篇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更新政策正式实施:实质审查全面收紧2025-07-23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