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公布了一项关于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新规,这一调整被普遍认为是美国留学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向。核心变化在于:沿用了数十年的“身份有效期”(Duration of Status,简称D/S)制度被废止,全面改为“固定停留期限”。这意味着,未来留学生的身份管理将更加严格,灵活性显著下降。对于计划赴美深造或在美长期发展的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制度地震”。
一、D/S制度终结,全面实行固定停留期限
长期以来,F-1学生签证、J-1交流访问签证以及I类媒体签证的持有人,只要保持学业或项目的正常进展,便可依靠D/S制度合法留美。然而,新规的出台彻底改变了这一点。
未来,F-1和J-1签证的停留期限将被直接锁定为项目时长,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到期后必须通过“延期申请”(Extension of Stay, EOS)方可继续合法停留。而I类签证最长为240天,其中,中国公民的期限更是被严格限定在90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正常学业进展”已不再被视为延期理由,这对长期学制的博士群体影响尤为显著。博士生若学业超过四年,将从第五年开始,每年都要提交延期申请,一旦理由不足,便只能面临回国的结局。

二、学业路径被严格限制
除停留期限外,新规还对学业路径做出了一系列限制。首先,本科及以下阶段的学生在第一学年原则上不得更换专业,除非获得特殊豁免。其次,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转换也受到禁止,在读期间不得随意更换研究项目。
更为关键的是,学业晋升被设定为“单向逐级”,即必须按照本科→硕士→博士的顺序完成学业。任何“平级转换”或“降级就读”的行为将被直接阻止,这也意味着“二硕”时代将彻底结束。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延长留美时间的学生而言,这一政策无疑切断了原有路径。
三、宽限期缩短,身份风险骤增
按照此前规定,国际学生在学业结束后可享有60天的“宽限期”(Grace Period),用于处理后续身份转换或离境事宜。而在新规下,这一宽限期被缩短为30天。
缩短的30天看似只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却可能直接决定身份的合法与否。如果未能在宽限期内完成离境、续签或身份转换,便将被认定为非法滞留。一旦非法居留累计达到180天,将触发3年入境禁令;若超过一年,则会面临长达10年的入境限制。这对尚未规划清晰未来路径的学生而言,风险陡然加大。
四、OPT与CPT政策的间接收紧
虽然新规并未直接修改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选择性实习训练)与CPT(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课程实习)的资格条款,但实际影响不可忽视。任何超出固定停留期限的实习,都必须事先获得延期批准;而在延期审核期间,新的OPT或CPT申请将被暂停处理。
值得庆幸的是,STEM专业学生的OPT延长期限(24个月)仍然保留。但前提条件极为严格:学生必须始终保持合法身份。一旦因延期未获批准而出现身份中断,即意味着失去STEM OPT的延长资格。对于那些依赖OPT作为过渡,计划在美积累工作经验甚至谋求长期发展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隐患。
五、哪些群体受影响最深?
从具体执行效果来看,下列群体将首当其冲:
1、准备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的人群
由于同级学位被禁,“二硕”已不复存在。
2、依赖Day-1 CPT的学生
转学门槛与固定期限双重压力,使身份断裂风险极高。
3、STEM OPT延期申请者
若存在I-983培训计划不合规的情况,被拒绝延期的风险大幅上升。
4、休学或Gap Year群体
超过150天的空档期将触发非法滞留。
5、博士生学制超过六年的群体
第五年起必须逐年续签,身份稳定性大大削弱。
这些限制共同指向一个事实:留学生在美停留的身份安全性与灵活性已大幅下降。
总体来看,美国此轮签证政策的收紧,传递出的信号十分明确:美国不再允许留学生依靠制度漏洞长期滞留,而是要求申请人以明确的规划和合规的身份管理作为前提。
过去,许多学生依赖“二硕”、无限次转学或长时间OPT等方式延长在美身份,如今这一切几乎被堵死。未来,若希望在美国长期生活与发展,必须从一开始就制定合理的教育与职业规划,并尽早考虑合法移民或绿卡路径。
可以说,这一政策不仅仅是针对签证本身的收紧,更是美国在全球人才流动格局中,重新设定“门槛”的体现。对于留学生而言,唯有提前布局、合理规划,才能在政策波动中把握住自己的未来。
« 上一篇 “15天拿到美国绿卡”?关于EB-1A的误解与真相2025-07-22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