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商贸中心,持续通过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赴港发展。其中,以香港优才计划(QMAS)和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TTPS)最受关注。对于有志于赴港发展的专业人士而言,深入了解这两类政策的申请条件、续签要求以及常见问题,无疑是制定移居规划的重要前提。

一、香港优才计划(QMAS)
1. 计划特点
香港优才计划的核心优势在于,申请人无需事先获得香港本地雇主的聘用,便可独立提出申请。这一点与传统的工作签证有本质区别,为许多尚未建立香港人脉资源的申请人提供了机会。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携带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子女一同来港定居。
2. 基本资格
申请人需满足以下硬性要求:
年满18岁;
具备良好财务状况,能自给自足;
无犯罪记录,品格良好;
拥有基本学历。
这些条件是所有申请的前置门槛,不具备则无法进入下一步评核。
3. 评核机制
香港优才计划设置了两种评核模式:
1)综合计分制: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语言能力以及家庭背景等。申请人需满足六个评核范畴内至少六项标准,才可提交申请。首次获批一般为三年,之后需续签。
2)成就计分制:适用于具备国际顶尖成就的人士,例如奥运奖牌得主、诺贝尔奖获得者,或在专业领域内取得广泛认可的人士。此类申请人首次可获最长八年的居留。
4. 续签与永居路径
优才计划的续签模式与贡献挂钩。综合计分制下,申请人需提交证明,显示已在港定居并对社会有贡献。常见方式包括在港受聘高级职位,或创办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一般的续签路径为“3+2+2”,即满七年后可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顶尖人才则可采用“5年+2年”的模式,更具灵活性。
对于成就计分制的申请人,续签重点在于能否独立负担本人及受养人的生活费用。只要能提供足够的财务与贡献证明,便可顺利转化为香港永居。
二、香港高才通计划(TTPS)
1. 审核准则
相比优才计划,高才通的定位更为清晰,主要针对高薪专业人士及全球知名高校毕业生。该计划分为三类:
A类申请人:上一年度年薪需达250万港币或以上,强调收入与职业成就。
B类申请人:须为合资格大学本科毕业,并在过去五年内累计拥有至少三年工作经验。
C类申请人:同样需毕业于合资格大学,但工作经验不足三年。此类申请名额有限,每年上限为一万人。
2. 逗留与延期安排
A类申请人首次可获批三年逗留期,B、C类则为两年。续签方面,通常采取“3+3”或“6+1”的模式,满七年后同样可申请香港永居。
3. 续签条件
高才通计划的续签较为严格,入境处会重点考量申请人的实际贡献。常见情形包括:
受雇于香港公司:须担任学位持有人职位,收入需稳定并达到市场水平;
非雇佣合约形式:如佣金制工作,同样需证明具有经济效益;
创业或合伙经营:申请人必须提交商业登记、公司运营证明及详细业务计划,以显示企业真实运作、健康发展,并对香港经济有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入境处并未对雇员人数或营业额设定绝对要求,但会结合业务规模、持续性与贡献度综合评估。共享办公室虽被认可,但申请人需证明办公场所的合理性。
三、常见问题解析
1. 优才计划续签是否有硬性要求?
综合计分制的续签,虽然未规定明确的居住天数或收入标准,但入境处会综合考量申请人在港的实际居住情况、是否受聘或创业,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或社会贡献。例如,若申请人担任与学历及经验相符的专业岗位,即使收入略低于平均水平,但若已缴纳强积金(MPF)并具稳定职业发展,仍有机会通过续签。
2. 高才通续签是否必须受聘于香港公司?
通常要求在港受聘并获得稳定收入。但若申请人由内地公司派驻香港担任管理或专业职位,且薪酬与条件符合市场水平,同样可获认可。
3. 创业申请人是否存在具体门槛?
入境处并未对行业类型或营业额设定刚性要求,但会重点审查公司的持续运作能力和对香港的经济贡献。申请人需准备包括商业登记、公司背景、业务计划等在内的完整文件。对于创业者而言,是否选择共享办公室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业务是否真实、合理且具备发展潜力。
整体而言,香港的两大人才计划既体现了国际化城市的开放姿态,也在申请门槛与续签条件上保持了高度的审慎。优才计划更注重综合素质与长远贡献,而高才通计划则着力吸引高薪人才与世界名校精英。
对于申请人而言,理解政策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结合个人背景、职业发展与家庭规划,制定最契合自身的移居路径。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香港所提供的机遇,实现个人与家庭的长远发展。